By

FN团队
发布日期
2025-10-29 18:55:02
打印
字体大小

非常毕加索:保罗·史密斯的新视角,由 Sir Paul Smith 再度担任艺术总监

By
FN团队
发布日期
2025-10-29 18:55:02

浦东美术馆将重磅呈现毕加索大展“非常毕加索:保罗·史密斯的新视角”(Picasso, through the eyes of Paul Smith)。由浦东美术馆与巴黎毕加索国立博物馆联合主办,作为首站开启国际巡展之旅。

2023年“毕加索庆典:新视角下的收藏”(Picasso Celebration: The Collection In A New Light!)取得成功后,本次展览特邀保罗·史密斯再度出任艺术总监,合作呈献来自巴黎毕加索国立博物馆的珍贵馆藏毕加索作品。



本次展出《阅读》《装扮成丑角的保罗》《牛头》等80余件毕加索代表性真迹,见证天才巨匠如何重塑世界的视觉语言。展览囊括毕加索所有标志性创作阶段,与二十世纪最颠覆的艺术革命遗产进行一场深度对话。

展览“非常毕加索:保罗·史密斯的新视角”精选80余件毕加索代表性真迹展品,覆盖艺术家生涯中的重要时期,涵盖油画、炭笔画、铅笔画、雕塑、水彩、浮雕画、版画、陶瓷等二十余种创作材料,多维度讲述这位天才巨匠的传奇一生,向中国观众全方位展示巴黎毕加索博物馆主席塞西尔·德布雷(Cécile Debray)眼中毕加索那独特而充满张力的艺术人格——既炽烈又阴郁,既激进又古典,既细腻又强劲,既博学又叛逆,既讽刺又抒情。

展品包括以其最为知名的伴侣之一玛丽-特雷莎·瓦尔特为模特创作的《阅读》(1932);第一次来到中国的艺术形变的典范之作《牛头》;儿童主题下的多件作品《装扮成丑角的保罗》(1924)与《与玩具卡车玩耍的幼儿》(1953)等;体现其这位西班牙艺术家对斗牛有着狂热爱好的代表作《斗牛:斗牛士之死》(1933);以立体主义呈现建筑元素的经典作品《圣心大教堂》(19091910);充满忧郁基调的《男人肖像》(19021903)创作于友人卡萨赫玛斯离世后的蓝色时期;结识费尔南德后进入粉色时期的作品《女人或水手胸像》(《阿维尼翁的少女》研习稿)(1907);多件致敬马奈《草地上的午餐》的作品等等……

毕加索多变的创作手法与鲜明的艺术表达,步步入画的沉浸式创意展陈,行走在展厅之间,思绪也将跟随其作品中散发出的浓烈情绪而跌宕起伏,如同毕加索艺术宇宙的同行者。

Ms Cécile Debray(左)与 Sir Paul Smith(右)

保罗·史密斯爵士(Sir Paul Smith),1946年出生于英国诺丁汉,是当代时尚界最具独特性和辨识度的传奇人物之一。上世纪70年代初,凭借卓越的创意与远见,将品牌从微薄起点发展为享誉全球的时尚标杆,成为品质、创新与个性化的象征。时至今日,品牌依然以精湛的剪裁工艺闻名于世。标志性的彩色条纹设计也广为人知,装点着建筑物、热气球、汽车及专业赛车等多种媒介,展现了品牌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影响力。

作为本次展览的艺术总监,Sir Paul带着自己与毕加索的众多共鸣与共通,重释巴黎毕加索博物馆珍贵馆藏。他从艺术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,巧妙运用色彩、线条与形体,呼应毕加索勇于探索的艺术精神。两人都对物件、视觉奇观与色彩充满好奇,也都拥有不断创造的驱动力。

特别值得期待的是,Sir Paul 一反单色展墙的常态做法,以与毕加索画面元素相同的墙面设计与之并置,营造焕然一新的强大视觉冲击力,带来振奋人心的观展体验。



(图片及文字均由Gusto Collective提供


Copyright © 2024  FN团队版权所有,严禁转载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