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推出越来越多的系列、每年增长乏力的业绩压力,推动着时尚行业的品牌与管理者们进行深度的反思,究竟我们还需要那么多的产品吗?伴随着可持续的成熟与供应链的完善,品牌尝试将二手回收转化为面向消费者的一种服务,新的可持续商业模式能否跑通?
	
	
季复一季的大牌新款价格高昂,而每当过季或者沦为二手总是便宜许多。如今尤其是在经济一蹶不振的大环境下,几乎欧美市场的年轻人都乐于购买Vintage二手服饰。这种现象已经席卷了所有人,许多网红也在二手时尚平台Vinted上疯狂购物。而作为时尚品牌,也在纷纷思考“打不过就加入”来作为新的策略。于是,Ganni和Calvin Klein这两个品牌首当其冲决定将“二手回收”作为一项服务提供给他们的顾客。
	
	
	 
 
	
 
丹麦女装品牌Ganni设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——到 2027 年将其碳足迹减少 50%。由于其温室气体排放的很大一部分来自原材料,该品牌明确表示,将致力于减少对合成材料的依赖,特别是来自塑料瓶的再生聚酯纤维,这些材料在 2022 年约占其材料层面碳足迹的 13.6%。为此,Ganni与二手时尚平台Vestiaire Collective合作,推出专属的二手回收以旧换新的服务。顾客可以将他的二手商品直接寄送至平台,经鉴定后,商品将兑换成价值相当于商品原价加 10% 奖励的礼品卡,并可选择在英国和欧盟境内上门取货。这种方式不仅让用户能够立即获得积分,无需等待出售,还能加强与“Ganni Girls”社群的联系。这些“Ganni Girls”早已习惯在Instagram上进行二手交易,将二手商品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品牌的生活方式中。
	
	
	 
 
	
 
	与此同时, PVH集团旗下品牌Calvin Klein 最近在美国市场推出了 Re-Calvin免费回收计划。该计划由 Calvin Klein 与电商平台Trove和循环物流公司Debrand合作开发。消费者只需访问品牌官网,即可打印免费寄送标签,并将任何衣物、鞋履或配饰(包括内衣、泳衣和内裤等贴身衣物,这类衣物通常被排除在循环利用之外)寄回。回收的衣物将经历三个阶段:状况良好的衣物将通过捐赠或二手合作伙伴进行再利用;无法再利用的衣物将被回收或降级回收,制成新的纱线或绝缘材料等;最后,作为最后的选择,将其转化为能源。之后,每位用户都会收到一封后续邮件,告知其包裹的处理结果。
	
	而在Calvin Klein之前,还有Carhartt、Michael Kors 和 Patagonia 等其他品牌,也已经与 Trove合作推出转售计划。
	
	Trove首席执行官Terry Boyle表示:“Re-Calvin标志着Trove全新回收插件的首次应用。通过此次合作,Calvin Klein展示了科技如何让每位顾客都能轻松做出负责任的选择,他们接受任何品牌、任何品类的商品,包括内衣,以帮助更多纺织品循环利用。”
	
	这两项举措分别来自两个不同国家、规模和营业额也截然不同的品牌,其理念和运营方式也各有不同——Ganni利用积分模式来促进 Ganni 产品的交换,而 Calvin Klein 则专注于产品回收,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的目标——将循环经济打造成为与品牌生态系统无缝衔接的服务,融入网站和零售等数字化触点,并超越简单的回收利用,成为促进售后互动的重要因素。鉴于当今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,这一点尤为重要,因为新的营销原则不仅是让顾客消费,更是要培养他们的忠诚度。
	
 
	 
 
	
 
	而在中国市场,其实早在2023年,Coach就已经率先推出了(Re)Loved(转售)项目,消费者可携Coach品牌的旧包袋前往专柜评估回收。Coach品牌当时亦说明,“所有回收的包袋都会由品牌专业工匠精心打磨,以全新面貌重返市场销售”。
	
	今天我们之所以关心二手时尚,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于愈加泛滥的流水线产品,让消费者对产量与售价产生了“审美疲劳”。在美国,情况甚至更加糟糕。美国或许是奢侈品最重要的市场,如今“臭名昭著”的关税政策让每一件商品的价格都水涨船高,使得价格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棘手。同样,对欧盟进口商品征收的15%关税也冲击着本已面临销售危机的奢侈品牌。考虑到价格上涨恰逢时尚媒体曝光率极高,这激发了90%消费者对时尚产品永不满足的渴望,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二手市场变得如此重要了。
	
	数据清晰地证实了这一点。波士顿咨询集团估计,到2030年,全球二手市场规模将达到3600亿美元,增速是传统零售的三倍——这一趋势促使74%尚未开展二手业务的品牌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推出相关项目。去年9月,二手时尚平台Vestiaire Collective的Maximilian Bittner告诉媒体,2025年6月至8月的订单量并未出现典型的季节性下降,过去五年里,二手商品的上架量激增了220%,而对历史商品的搜索量更是增长了五倍。
	
	美国二手交易领军企业 ThredUp 的财务报表充分展现了二手交易行业的强劲势头:2025 年第一季度,其营收增长 10% 至7130 万美元,活跃买家数量增长 6%(约 137 万),新买家数量更是激增 95%,创公司历史新高。亏损额降至 520 万美元。首席执行官 James Reinhart 将部分增长归功于小包裹关税豁免政策的取消,该政策虽然惩罚了 Shein 等大型零售商,但并未影响真正的二手时尚产品。欧洲的情况也类似,瑞银分析师 Jay Sole 估计,美国人衣橱中潜在的“商品”价值可能高达2000 亿美元。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庞大数字。
	
	将二手回收和循环经济整合为一项品牌提供的服务,不仅是对销售额下滑的回应,更是重塑时尚商业模式的契机。其优势之一,无疑是增强品牌忠诚度——像Ganni这样的项目,将用户参与度转化为实际收益,把废弃商品转化为一种“积分货币”。这种社群驱动的模式,不仅延长了产品生命周期,还提升了消费者的责任意识。在经济层面,许多企业已经率先行动:例如,ThredUp去年五月宣布,计划将其技术开放给第三方,如品牌或零售商,用于网站管理和物流:企业可以将仓库中的滞销库存和顾客退货变现。
	
 
	 
 
	
 
	日本政府近期意识到了这一经济机遇,并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,计划明年实施,旨在将二手市场交易额从目前的50万亿日元提升至2030年的80万亿日元。
	
	显而易见,这些举措更多是出于实际考虑而非意识形态,如果说可持续性并非提升品牌销量的决定性因素,那么滞销商品的处置问题,以及如何在开拓新市场的同时巧妙地处理掉这些商品,则更为重要。事实上,这种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出现,路透社报道称,到2024年,Burberry有50%的利润和30%的销售额来自其遍布全球的56家门店。如果所有其他的滞销商品最终都能在Vinted或其他平台上销售,其业绩将非常可观。
	
	然而,这些方法也存在风险。首先是“蚕食效应”,即二手商品的销售可能会蚕食新品的销售额:如果消费者因为价格更低而更倾向于购买二手商品,品牌可能会因此蒙受利润损失。另一个障碍是运营规模:组织收集来自不同品牌的商品、验证其真伪(这对奢侈品至关重要,以避免假货)以及进行物流分拣都需要强大的技术能力。如果没有与可靠合作伙伴建立牢固的循环联盟,这些项目就会失败。此外,还存在“快二手”的风险,这是一种变相的快时尚:一些平台加快了买卖周期,提供的商品价值低廉且种类繁多,而不是注重质量和耐用性,从而重蹈传统模式的覆辙。
	
	最后,供应短缺问题依然存在:人们的衣橱已经塞得满满当当,但很多人却舍不得扔掉旧衣服;品牌必须想出创新的激励措施,否则就会面临库存短缺的风险。
	
总之,二手回收和循环经济并非昙花一现,确实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服务与商业模式,如果引导得当,就能重振整个时尚产业:使其从潜在的经济威胁转变为更可持续未来的可靠伙伴,服装的价值不会随着购买而终结,而是会持续循环利用,延续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联动。
	
 
	
 
撰文:Anso
Copyright © 2024 FN团队版权所有,严禁转载.